一、发生情况
1、褐飞虱:今年褐飞虱部分田块大发生。灯下朗霞点9月19-20日出现高峰,累计诱虫695只,预计9月下旬田间将出现初孵若虫高峰。经过前期防治,当前田间虫量差异极大,大多数田块虫卵量较低,但是仍有部分农户抱有侥幸心理,未及时开展防治,部分前期失治漏治田块虫卵量非常高,尤其是杂交稻,面临吃倒风险。9月22日调查,单季稻平均虫量23.2万只/亩(0.2-220),平均卵量56.2万粒/亩(0-242),失治漏治田块虫量达220万只/亩,个别田块已经出现窜顶点塌现象;连晚平均虫量22.7万只/亩(0-132.6),平均卵量38.6万粒/亩(0-80.6)。9月21日牟山点调查,单季稻平均虫量23.5万只/亩(3.2-80),连晚平均虫量21.6万只/亩(3.2-60)。近期气候条件有利于褐飞虱繁殖与危害,预计虫量将进一步增加,极易在短期内爆发成灾,必须高度重视,切实做好防控工作。
2、二化螟:灯下三七市点9月16日出现高峰,诱蛾316只,马渚点9月17日诱蛾50只,预计9月下旬田间将出现卵孵高峰。经前期防治,田间二化螟危害得到有效控制,但个别失治漏治田块危害较重,残留虫量较高,必须继续做好防控工作,以减少二化螟越冬基数,减轻明年防控压力。
二、防治意见:
防治策略:单季稻及连晚普治褐飞虱、二化螟,连晚预防穗期综合症。
防治对象:单季稻、连晚
防治时间:9月26-28日。
防治药剂:
褐飞虱:①10%三氟苯嘧啶16毫升/亩;②60%吡蚜酮24克/亩,失治漏治田块虫量高,虫龄大,防治时加入适量烯啶虫胺,并适当增加药液量。
二化螟:①10%阿维•甲虫肼80-100毫升/亩;②34%乙多•甲氧虫30毫升/亩。
上述药剂各任选一种,加水45-60公斤均匀喷雾,杂交稻生物量大,且褐飞虱、二化螟均在水稻基部危害,防治时相应增加药液量,田间灌薄水,喷雾方式采用粗喷雾,用足水量,不建议使用植保无人机开展防治。褐飞虱虫量特别高的失治漏治田块要尽早防治,药剂可用敌敌畏拌沙土撒施,撒施前须放干田水。连晚预防穗期综合症再加入30%苯甲·丙环唑25毫升/亩。连晚避开中午扬花时间喷药,注意用药安全。
及时做好农药废弃包装物和废弃农膜的回收,杜绝乱扔乱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