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发生情况
1、褐飞虱:经过前期防治,褐飞虱虫量得到有效控制,大部分田块虫卵量较少,个别失治漏治田块虫卵量很高,且虫龄大,成虫比例高,田间虫卵量差异极大。据8月25-26日,牟山、兰江等地调查,平均虫量12.3万只/亩,幅度0-48万只/亩;失治漏治田块平均虫量287.1万只/亩,幅度90-614.4万只/亩,个别田块已串顶点塌。近期天气条件有利于褐飞虱迁入,易与前期虫源叠加为害,加上近年来大量使用阿维菌素,田间天敌锐减,稻飞虱自然控制作用减弱,当前水稻生育期及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褐飞虱的繁殖,极易在短期内爆发成灾,必须高度重视。
2、白叶枯病:由于前期不良气候影响,兰江、阳明、马渚、低塘等多个乡镇(街道)已经出现白叶枯病,主要发病品种为嘉禾218、甬优15、甬优1540等,个别田块发病严重。白叶枯病近两年在我市有上升趋势,台风暴雨后易流行成灾,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,必须切实做好预防工作。
二、防治意见:
防治对象田:①褐飞虱:失治漏治田块立即补治,治后复查。②白叶枯病:发病田块及周边田块和感病品种及时预防白叶枯病。
防治药剂:
褐飞虱:①60%吡蚜酮16克+10%烯啶虫胺50毫升/亩;②10%三氟苯嘧啶16毫升/亩。失治漏治田块虫量高,虫龄大,防治时适当增加药液量。上述药剂任选一种,兑水均匀喷雾。
防治技术要求:1、要喷足药液量,杂交稻亩用水量75公斤以上,常规单季稻用水量50公斤以上;2、甬优等杂交稻,生物量大,应适当增加用药量。3、确保药剂对口,避免使用混剂,停用吡虫啉,严禁使用菊酯类农药。
白叶枯病:40%噻唑锌悬浮剂60毫升或20%噻菌铜悬浮剂100-130毫升或3%噻霉酮微乳剂60-100毫升/亩。上述药剂任选一种加水30-45公斤均匀细喷雾,发病田块做好田水管理,防止串灌,引起病害蔓延。
高温天气必须早晚用药,避开高温时段,确保人身安全。
及时做好农药使用后的废弃包装物的回收,杜绝乱扔乱弃。